曹氏见状,让几个人停了手,望了望漫无边际的田野道:“一亩十斛,谓之良田。
你们放眼看看,一亩有多大。
一亩田,从耕种到秋收,要花费多少力气。
十斛麦,能养活一个人多少时日?”
说完,曹氏将锄头还给族中老者,离开麦田,向田埂间的小路行去。
曹氏走了几步,回头召唤几个学生跟上她的脚步。
仙女曹微在
贾褒神色平常的搀扶起王若道:“去踩实的小路上,抖一抖脚,鞋上的土就掉了。”
王若拭干脸上的眼泪,神情沮丧的顺着贾褒搀扶的力道起身,随着贾褒向田边的小路上走去。
这边贾濬和山奺掰着指头,认认真真的算着一亩麦的收成,到底能养活一个人多久。
跟随着曹氏的步伐,不知不觉,众人到了一片荒至的草地。
曹氏指着脚下郁郁葱葱的一片野草道:“这是薤蒜,常见的野菜,拿鸡子炒,味道辛香。
谁想试着挖上几株?”
这种薤蒜,是贾褒和贾濬在乡下时见惯了的。
山奺试挖了几株,根茎挖断了。
曹氏指导了一番,山奺终于将薤蒜齐整整的整颗挖出来,开心的放在鼻子下嗅了嗅,嚷着味道有些奇怪。
王若心有好奇,可是碍于刚刚翻地时,自己的表现,王若害羞的没有上前。
曹氏见王若的神情,不是嫌弃鄙夷,而是充满了兴趣,便让山奺将锄头递给王若道:“你们今天的表现,比我第一次下田时强太多了。”
曹氏的一席话,引起了众人的兴趣,曹氏接着不好意思的讲述道:“谢学士自幼跟随父亲学习耕种养殖,谢家也是以农业兴家的。
我嫁为谢家妇,也想跟着谢学士,了解一下四时农务。
那时候,我刚嫁入谢府,谢家当时就住在老宅。
我随着谢学士,到你们刚刚去过的那片田里,也是从翻地开始的。
锄头太重,用的力气不够,根本抬不起来。
可是我没注意,那个锄头破损了。
用力过猛,铸铁头,脱了柄,甩出两丈远,正正砸到了谢学士的脚背上。
谢学士养了好几天,才敢走路。”
闻言众人笑了起来,几个学生放松开了,曹氏又接着道:“食以农为本,农靠天吃饭。
务农不易,丰收更不易,我们自该节约粮食才是。”
几个学生齐齐称是。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