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园领着两人上楼,随口解释了一句:“这个容易。
那几套房子都长期挂在中介公司收租呢,打电话去问一问就行了。”
“哦,对……”
郗羽说,“我差点忘了。”
“我早上借着租房的名义看了潘昱民这套房子的隔壁房间,确认过潘昱民的这套房子空置多年,所以我们可以去放心大胆的去找我们需要的东西。”
“可是,我们怎么才能进去他的这套房子?”
蒋园露出一点诡秘的笑容,郗羽很快也知道了方案,那就是非法潜入。
大约是因为此时是上班时间,楼道里很安静,一行人沿着楼梯上上下下没遇到任何人——然而郗羽站在门口时还是觉得这事儿有点突破底线——这可是违法的啊!
可蒋园和李泽文的底线看起来比她高一点,蒋园对她露出个“这个主意稀松平常”
的笑容,用挂在钥匙链上的一个奇特的小工具伸进钥匙孔,不到十秒钟就打开了这扇陈旧的老式门。
郗羽内心纵然有千万语言想要吐槽也不会选择在人家门口讨论“非法入侵”
的合理性,她连忙跟在李泽文身后进了屋,特别小心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异响地带上了门。
这屋子真的空置了很久了——客厅里全是灰,三个人留在灰尘上的脚印几乎堪比当年阿姆斯特朗踏上月球的他们成效斐然,刚开始工作后不久,蒋园就找到了潘越的手机。
在书架上的一个收纳盒里放着潘越当年的手机和充电器,虽然这款手机是如此的陈旧,陈旧得仿佛上个世纪的东西,但接上电源后伊然可以顺利开机,手机里没有si卡,基本信息还有显示。
潘越的手机看来不常用,只保存十多个人的联系方式,都是家人和老师,还有一个孟冬;通话记录很单调,大部分都是和潘昱民的通话记录,基本上每天一次,通话时间通常超过10分钟,除了和父亲的通话记录,还有一通和他班主任邓玉梅语文老师周宏杰的通话;短信是最少的,整个手机里存储的短信不超过十条,大都是给他父亲发的,基本上都是书名,说自己要某某书,请爸爸买回来。
这台手机充分说明了潘越和绝大多数学生比起来都更靠谱一些——相比玩手机,他更喜欢看书。
他们在书架的第二格找到了潘越的日记并拍了照。
整整齐齐的十本,被潘越的父亲放在一起。
除此外还有课堂笔记本和作业本,厚度起码有二十厘米,充分展现了一个接受应试教育的学生流下的汗水。
这些不过价值不大,李泽文看过之后放弃了拍照的打算。
“也不是不能理解他爸爸,为什么要把这些东西保存下来。”
蒋园翻着日记一张张拍照,轻声道。
她动作熟练,翻页和拍照速度配合得当,只要有心还是可以看清字句。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