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副主任拧了拧眉,“这是怎么了?晏又,晏又,用不用去医院!”
晏又捂着胸口,脸色惨白如纸,额头上更是豆大的汗珠直往下落,“快、快……”
她的呼吸逐渐变得微弱了起来,可把大家伙吓住了,毕竟人命关天啊!
“快什么!
!
怎么了?”
汪秋宁是心急如焚,手忙脚乱。
“药……药在我……抽屉里…”
晏又磕磕绊绊说着。
大家伙手忙脚乱翻着抽屉,好玄算是找到了药,算是解了晏又的燃眉之急。
一时间也没人再计较别的了,只担心着晏又的身体。
不过这事儿到底是发生了,大家伙心底里多多少少有个数了。
而另一边的顾嘉怡算是把蔡秘书说的一些日常工作都一一记在了本子上,做完这些就老老实实拿了本英语书在看。
其实英语书上也就是一些简单的单词、句子,帮助不大,于是顾嘉怡也就是看一会儿,然后把一些忘记的生单词记在本子上认真再背诵回顾一下。
顾嘉怡大概明白苏逸柯的意思了,现在应该是制衣厂有一个名额能跟着去见外国友人,至于能不能出口还是两说。
但是这个名额还不是外交部定下来的,而且人家自己定的,那说明起码别人对他们安南市制衣厂有一定的了解,或者说应该见过他们的产品,要不然别人完全可以找省制衣厂合作,并不是一定非他们不可。
至于这原因麽……顾嘉怡想了想,在纸上写上了几个单词,质量、劳动力、买卖、倒手。
重点应该是在劳动力上,这个时候国外比国内要先进很多,不管是布料还是款式。
但是有一点,国外的劳动力和国内可不一样,他们消费水平高,物价也高,可不像国内什么都便宜。
国内就是成衣也没多少钱,虽然款式老旧了些,可那些外国友人也不是一定就要销往发达国家的,运往印度等非发达国家也是可以的,而且发达国家也不代表所有人都有钱。
底层人民哪国都是有的,布料结实又便宜的衣服就算款式老旧些,又算得了什么?只要它便宜,那就有人买。
顾嘉怡在心里大概想了个草稿,然后就低头奋笔疾书把自己的观点写了出来,她想外国人往往更喜欢大胆一些的人,华国人往往都是含蓄内敛,很少有主动求合作的,那她就做那,虽然看不大懂英语,但是单单听她讲的这些,就感觉思路挺不错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