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里有赵大妈家的二丫,这姑娘干活麻溜,手脚勤快;李家的儿媳苗翠翠,持家有道,干活从不偷懒;王家的女儿王金果,性格爽朗,做事认真负责;还有钱寡妇,别看她一个人带娃过日子,上工的时候比谁都积极,从不掉链子。
男员工的6个名额,则主要给了这些天一直帮忙修建豆腐作坊的人,也是村里的年轻好后生。
因为是第一批员工,先让他们学习豆腐、豆皮、豆干的制作工艺,等做出成品,有了销路,后续再扩招员工。
苏浅梨看着这份名单,心里满是赞同。
整个村子里,没人比大队长更了解各家成员的品性和能力,他挑出来的人,肯定差不了。
想到之后跑销路的事,苏浅梨的眼神里透着自信。
相比较这个年代物资匮乏,食品种类单一。
香干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有着天然的优势。
她相信,只要把香干推向市场,肯定能收获一大波食客的喜爱。
提及香干,苏浅梨瞬间想起早上泡好的黄豆。
心里琢磨着,得赶紧做些豆干,用香辛料卤制一番,让大队长尝尝鲜,把把关。
心动不如行动,苏浅梨和大队长简单交代几句后,便匆匆赶回了家。
刚进家门,她便一头扎进厨房,按照前几天的流程有条不紊地操作起来,磨豆浆、慢熬煮、点豆腐,最后用模具压出水分。
这次的压制环节,苏浅梨格外注意。
为了让豆干更具韧性,她特意在模具上压上了比上次多一倍的石头,这样便能尽可能地挤出多余水分。
当然,也意味着等待的时间会更长,估计要到晚上豆干才能彻底成型。
随后,苏浅梨开始着手准备香辛料。
她将之前采购的一一翻出,仔细筛选,按照不同的配方,分出了五香、麻辣、酱香、孜然、甜味五种口味,力求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苏浅梨找出小洋楼厨房里的破壁机,将每种口味的香辛料分别研磨成细腻的粉末,再进行分装。
这样一来,煮豆干的时候不仅方便快捷,还能让香辛料的味道更充分地渗透到豆干里。
考虑到时间问题,苏浅梨决定今天先制作五香和麻辣两种口味的香干。
等以后每隔一段时间,便推出一个新口味,给大家带来更多的惊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等待豆干成型的时间里,苏浅梨没让自己闲下来,而是踱步来到书房。
她随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翻开一看,竟是与中医药相关的。
虽说自己在这方面完全是个门外汉,但一想到空间里的黑土地,对药物的生长有奇效;还有小豚鼠那异常灵敏的嗅觉,总能发现珍稀药材。
苏浅梨顿时觉得,学习中医药知识,对她而言十分必要!
起初,她还担心这类专业书籍晦涩难懂,可没想到,刚看了几页,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那些复杂的中医药理论和知识,就像有一种无形的魔力,让她不自觉的沉浸其中。
更让她惊喜万分的是,只要是她看过的中药知识,竟如同被镌刻进脑海一般,记忆深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