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到十点钟时,电话陆续多了起来,都是张玉龙平时圈子里的人。
大都是生意人,都算是成功人士,也有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
平时接触和业务联系比较多,时间长了,就处成了朋友,每天这个时候就开始约中午的酒局了。
张玉龙都撒谎一一拒绝了,说自己一会要回趟老家,老家有事可能要待2~3天,以后再约。
这样,连接下来的两天休息日也能清静了,在家陪陪家人多好。
张玉龙叫来了张晓波,让他去把财务部的负责人徐姐找来了解一下财务状况。
不大一会,徐姐带着账目和财务报表来到办公室。
徐姐,大名叫徐英,今年42岁,1米62身高,白皙微胖,戴着眼镜。
原来是市第三建筑集团公司的主管会计,精通业务,不但有会计师证,还有工程造价师证。
后来三建集团倒闭,职工下岗,徐姐是张玉龙妻子何静闺蜜曹莹莹老公徐军的姐姐。
她不愿意待在破产后的三建集团留守处,就经小姑子介绍来到了玉龙公司,在公司里算是张玉龙的自己人。
徐姐坐下后就开始汇报账务情况,俩人又把具体数据核对了一下:公司账面上现有资金2600多万,在建的大大小小工程有9个,合计工程造价3600多万元。
各个项目甲方已经按施工进度拨付了工程款合计大概1500万元。
而各个项目公司已经付给施工单位50%的工程款360多万元,付给材料供应商也是50%的材料款800多万元。
完工后应缴纳税金300多万元,再加上公司运营成本,算下来利润大概在25%左右。
但是还有人情往来和公关费用,要到年底统一结算出来,这样利润大约会下降到20%以下。
这些工程都是装修改造工程,在当时的年代利润很高。
不说赚一半吧,最少也能达到35%,降低了15个点,那就是500多万元没有了。
张玉龙问徐姐问题出在哪呢?徐姐考虑了一下说:“公司采购的材料价格应该是偏高,工程量也有出入,存在不正常情况。
而且因为是公司提供的材料,施工单位浪费情况严重。
听项目部去现场监理的小徐说材料损耗很大,他看着都心痛”
。
小徐叫徐明,他的对象是财务部的乌丹,这话是小徐回来跟乌丹悄悄说的。
“另外,有三个大的项目问题最为突出,按比例明显超过了其他项目”
。
徐姐不仅懂财务,她还精通造价和预算,虽然没有精力再去研究市场材料价格,但是价格信息上网查一下或跟之前的同事了解一下就能掌握。
张玉龙知道这三个大的工地都是分包给了吴爽,这些问题他后来也都知道了。
曾经有人跟他反映过,包括徐姐,可惜他当时沉迷在声色犬马之中,也没太上心。
又信任副总赵磊,导致赵磊在公司一手遮天,公司里那些真正能干事的人怕得罪赵磊丢了工作。
只能为他干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跟徐姐研究完了这些事儿以后,张玉龙拿出几页手写的稿纸递给她:“徐姐,这是我考虑了挺长时间写的方案,你回去先看看,哪里不合适再帮我详细补充一下,下周一我就准备在公司管理层会议上宣布实施了”
。
徐姐接过稿纸,看了看内容,点点头说:“好的,那我先回去了”
。
徐姐走后,张玉龙看看表,已经十一点半了,他喊来张晓波:“走,晓波,咱们去工地上转转,中午就在外面吃点小吃”
。
张晓波开车,张玉龙坐在副驾驶位置离开公司向最近的工地驶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