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三郎的心有点凉凉的。
这个世界的消费水平太低了。
人们都穷,没有人花钱,再好的东西都卖不出去。
如今他能走的路线也只有掌握了绝大部分经济的富贵阶层。
市场调查还得再做做,不然扑进去,连朵水花都没有,就没了。
马鞍生意是稳稳的可以做的,至于手套鞋袜方面的出产量得控制好,不然得积压库存了。
城里没有商铺卖,但是有空地有多,他走亲爹亲哥的门路在城中买几块地不难。
这袜子手套织出来了,门店得开起来,总不能挨家挨门地上门推销或者是让人到二百里外的庄园来下订单吧,到镇武侯府上做生意就更不像话了,镇武侯得打死他。
更让裴三郎想吐槽的是,这朝城离都城只有三四百里,还有封侯的大官在这里,在行政规划上相当于后世的地级市,还没有一个小县城大,沿海地区的大镇子都比它大。
城墙只比镇武侯家的院墙高不了多少,也是夯土夯起来的,风一吹就扬尘,到处都是灰扑扑的。
这里夏天的最高温度大概是三十多度,到冬天能到零下十几度,每到秋冬就是风,这里的人还有在田里烧秸秆沃肥的习惯。
初冬时节,零下几度左右,街上看不到几个行人,偶尔有富贵人家的马车过去,跟随的仆从奴隶一个穿得比一个差,很多人的冬衣上都是破洞,露出来的是烂麻絮和烂毛皮。
至于平民,那也是补丁加补丁,一件毛皮衣服不知道补了多少层,也是磨得烂烂的。
人们的手上、脸上普遍长冻疮,嘴唇常年是干裂的。
一个人的家境好不好,不用看穿戴,看营养不良的程度和脸上的皮肤就知道了。
这样的世界,让裴三郎做一个造几个漂亮瓷器就发家致富的美梦都不成,民生在温饱线以下,最主要的出路还是地。
马鞍这种高端奢侈品,只能偶尔薅一下富贵阶层的羊毛。
从他家朝食剩下的食物能留到辅食吃,就能看出,这个世界的贵族也在省着过。
砸大把的钱财去买好看不适用的东西,呵呵,当他们傻呀。
他要是继续烧陶器,估计会滞销,即使卖出去,也卖不了高价,还不如烧砖实用。
最最要紧的还是地里得有粮食产出。
裴三郎上午找二哥推销了东西,下午到城里转悠了圈,又了解了下民生经济,晚上歇了一夜,裴三郎先跟他们讲道理,分析利弊,这两人咬死不干。
他们的手艺,坚决不会外传。
做马鞍的速度就那样,别人想要,那就等,或者是价高者得。
裴三郎真想喷他们,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地方,你还想搞饥饿营销竞价炒作,你们怎么不上天?双方一顿言语往来过后,裴三郎弄明白了。
这两人是看明白马鞍的价值,又认为他一个七岁连木匠活和皮匠活都不会做的七岁孩子造不出这样的东西,马鞍是从他们手里造出来的,就是他们的独门手艺,又看他年龄小,想搞事呢。
他跟他们说不通,于是把木匠和皮革匠关到一起,给足他们材料让他们一天时间造出一具马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