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这天主要是继续打扫卫生,奶奶早早用面粉打好浆糊,准备好干净的刷把(用高粱杆做的)。
爷爷会带我们去撕去年的花匾对联。
对联是爷爷事先量好长宽,用铅笔在背面写上所贴位置,然后裁好红纸,请邻居(我小学六年级的语文老师)写。
早上我们祖孙三人一般就要把楼上的对联贴好。
小时候我总要读出对联内容,然后爷爷问先贴哪个,我也是像模像样的说几句。
最难贴的是大花匾,正方形估计有80厘米见方,大花匾上有字,因此需要一个接着一个,同时分好左右顺序。
我家后来用一块红布,上面写着“恭贺新春”
,这样就轻松点了。
每年妈妈总要换自己房门上的年画(妈妈叫房门轴),有鲤鱼跳龙门、年年有余等。
午饭后,我们贴楼下的对联,大大小小的福字,还有窗户、果树上的小花匾。
本家叔叔会主动帮忙,给我家那颗白果树,两三个人才能合包的白果树挑粪(我更小的时候,他们还会帮我家贴对联),树有点远哦!
他们做好了,总会笑眯眯问爷爷,还有需要帮忙的吗?然后笑眯眯的离开。
奶奶会用粘稠的石灰水,把白果树的主干刷一层,说是防虫。
我总会发问,为何要等到除夕这天做这些事呢?奶奶说它们也要过年啊!
爸爸会抽空回来,送来家里堂屋的轴画,然后嘱咐我们要听话,匆匆忙忙又去上班。
妈妈会在晚饭前回家,匆匆忙忙拖地。
有时邻居会送衣服请妈妈熨烫(后来妈妈经商了,他们回来得更晚了)。
太阳落山时,爷爷才贴大门上的花匾,有时风一吹就破了!
吃晚饭之前,爷爷就要打囤子。
囤子包是用豆篓盛着洋灰,爷爷提着豆篓,走一步,就在地上顿一下,豆篓里漏出一些洋灰来,地面上便留下一个碗口大小的白印。
来到家门口的大路上,爷爷让我拿着一根绳子的头,伫立不动(现在知道是圆心),然后爷爷会拿着绳子的另一头,手里拿着洋灰,地面上一个圆出现了,接着他在圆内,画四个半圆,中间正好留着一个空,就像篮球??的平面图,他在圆的空格内写上“五谷丰登,年年有余”
。
手巧的爷爷,还会随手画个梯子,还有大扫帚。
好神奇!
我又像回到童年,在白印间隔里直接跳来跳去!
在囤子的小格子里跳房子!
老家的年夜饭是除夕的前一天。
等爸爸妈妈忙好了,吃完晚饭。
妈妈拿出我们的新衣服,她继续忙(不是卫生就是还有人家的衣服没有做完)。
奶奶会准备好年初一的早饭,包圆子,有豆沙的,肥肉丁儿的,还有小圆子。
泡好红枣,奶奶还会封好炭炉。
爷爷准备好敬香用的各种糕点,有京果、桃酥、云片糕、麻饼、糖、花生糖、麻糕等。
初一的早上家里是男人做早饭(下圆子、红枣茶),奶奶总会说长元宝觉。
除夕用餐结束,爸爸会放鞭炮,然后去单位值班。
我会一个人守在电视机看春晚,外面鞭炮声不绝于耳,尤其是子时前后。
一晃多少年了!
曾经的除夕,历历在目!
喜欢天堂没有痛苦请大家收藏:()天堂没有痛苦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