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素当然不会傻到逼迫他,只是说我把先生的亲人带来了,先生想要留在平州也好,只是尊夫人的遗骸我不敢动,一切听先生的。
公孙先生感激涕零,当场拉着慕容素的手,说在下誓死追随。
公孙扬成功回到平东王的封地衷州。
在衷州,公孙扬不仅得到了平东王的礼待,甚至当了世子府的属官,虽然官阶不大,却是能接触机密的智囊。
公孙扬身为逃犯,不能表露身份,借用假名杨祯行走,渐渐与衷州上下官员打成一片,人人都得恭敬称一句杨先生。
衷州这地界,自治权极大。
文武官员都由平东王甄选上报,朝廷一般都会同意,府尹总兵都受他节制,所授文武官员,号称“东选”
。
藩王权力极大,远超地方官员,赋税、军队皆在掌中,除平东王慕容务,靖北王慕容祝、平北王慕容琛亦然如此。
东北三藩各拥重兵,久据三州,势力已有向东、北方外扩之势。
平东拥兵最多,达二十万之众;靖北次之,约十万有余;平北最末,拥兵七八万。
这些兵马朝廷收不回来,更不能用,每年却要派发俸饷。
衷州俸饷多达九百余万,加上靖北的衢州、平北的沅州二藩运饷,年需两千万余。
邻近诸州不堪重负,则取钱粮于江南,朝廷财赋半耗于三藩,根本无力应对别州饥荒。
西南干旱长达三十年,衷州平东王自恃势重,却穷奢极侈。
平东王占据前朝元孝帝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占据前朝黔国公沐氏旧庄七百顷为藩庄,圈占民田,广征关市,垄断盐井,私市私税,甚至私铸铜钱,称“东钱”
。
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已成割据势力,削藩势在必行。
上述这些,是公孙扬为自己深入虎穴所找的一番理由。
不过柳三汴觉着,他只是嫉妒人家太有钱。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进入衷州了!
第112章陛下辨忠奸
慕容彻登基第三年,终于表露出那么点削藩的意思。
他过寿时请一帮皇亲大臣吃饭,在畅春园开了几十桌,效仿先帝爷,想让这些人酒后吐真言。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