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对于家贫成绩优异的学生,向来都有贴补与帮扶,无甚新意。
而且照着太子的想法,学堂就没有必要建在顺义了,直接建在京城就好。
京城里富人更多,无需直隶京畿周边的富人来凑钱。
最最关键的是,齐佑的学堂,根本不重在科举。
康熙未置可否,见太子停了下来,抬眼看向他,问道:“没了?”
太子一下更紧张了,身子动了动,藏在衣袖里面的手,紧紧抓住了圈椅扶手,说道:“汗阿玛,我暂且只想到了这些。
最近在守灵,等到乌库玛嬷的丧礼之后,我再仔细理一理。”
康熙沉吟了下,问道:“照着规矩,你得守一年的孝,至少一年不能离开宫。
你可曾考虑到了这点?”
太子答道:“汗阿玛,我已经想到了。
一年也不算长,正好用一年的功夫,做好周全的准备。”
康熙神色淡淡,将齐佑的计划拿出来,对太子说道:“你拿去看看吧。”
太子忙起身走上前,拿到手里翻看起来。
康熙瞧着太子变幻不停的脸色,轻叹口气,终是做出了决定。
第四十六章
春暖乍寒的时候,齐佑启程回了顺义。
太阳从天际悠悠升起,洒在身上暖意融融。
路边草木绽放新芽,桃花杏花枝头,粉色花骨朵含苞欲放。
李花已经迫不及待盛开,雪白满枝头,生机勃勃。
出了紫禁城,齐佑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
如以前那样,他弃马坐在了车前,眯缝着双眸欣赏着眼前的春色。
官道边的田埂上,三三两两的孩童聚在一起,打量着他们庞大的队伍,好奇朝他看来。
齐佑朝他们挥手,他们先是吃了一惊,接着裂开嘴朝他欢快地笑,学着他那般挥舞着手。
马车驶过,齐佑听着身后他们天真无邪的笑声,面上亦浮起了久违的笑容。
好似从回了宫,齐佑就很少笑过了。
在那里笑哭不大能由人,守孝更不能笑。
他出了孝,太子要守满一年,估计这近一年都不能笑了。
相比较起来,齐佑望着眼前广阔的天地,花草葳蕤,摊开手掌打量,布满薄茧。
扯着身上青色细布衣衫,觉着自己这样就很好。
至于康熙怎么与太子商议,让他拿出了银子来,齐佑没去关心,不外乎康熙又采取了另一种平衡手腕。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