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址)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址

人物档案:王登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中国矿产地质志》总主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获得者。主持项目达40 余项,提出并创新锂矿、稀土矿等“三稀”矿产成矿理论,研发系列创新技术,在四川甲基卡、广东大宝山、江西九龙脑等地取得十几处找矿新突破;主编《中国矿产地质志》十余卷志书,填补我国矿产资源领域大型专业志书空白。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 项,省部级一等奖5 项、二等奖1 项,中国地质学会十大科技进展2 项,以及侯德封奖等多个奖项。公开发表论文500 余篇,出版专著35 部,培养硕/ 博士研究生40 余名。其所带领的团队获自然资源部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科技创新团队。

“ 个人的事无大事, 国家的事无小事,任重而道远,交代的任务要圆满完成,交代的事情要干得漂亮!”这是我国地质行业最高荣誉的奖项—“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的获得者之一王登红的座右铭。

王登红在新疆阿尔泰苇子沟铍矿

一马当先 不畏艰苦

王登红是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矿产研究所的一名研究员,数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野外第一线的实地调查工作,不畏惧原始而恶劣的自然条件,义无反顾深入崇山峻岭。迄今为止,他进行野外调查过的矿产地有600 多处,足迹踏遍全国各省,仅“全国重要矿产潜力评价”项目执行期间调研的矿产地就有231 处;直接参与样品采集、加工处理、室内测试,以及数据分析等工作。近年来,他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调查工程首席科学家,组织团队对全国12 个省120 多个矿床实地调查,系统采集了数千件样品。

王登红热爱地质事业,为确保野外工作顺利开展,无论外界条件多么艰苦,他总是亲自规划最佳路线,冲锋在前,敲山问石、掘地求宝,带领团队数次安全高效完成任务。 例如,在1996—2000 年承担“阿尔泰成矿省的成矿系列和成矿规律”项目时,他一头扎进野外,亲自搜集整理每一个数据,经手数据83 570 个,并以此建立了“阿尔泰成矿省地质矿产数据库”,为后期成矿谱系、成矿体系的创新奠定了基础。

执行野外勘查任务时,王登红会一改平日的寡言少语而变成了博古通今的“话痨”,即使勘查地点已经实地勘查过多次了,他仍然会不厌其烦地对首次来这里工作的野外作业人员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而每当发 现新的地质现象时,他的眼中就会发出一种光亮,嘴角露出孩子般的笑容,野外跋涉一天的疲惫身躯感觉不到半点的倦意,而是更加神采奕奕地跟身边人分享着他的野外工作方法和认识—“边走边看,边看边记,边记边想,边想边做”,总是能够使得看似繁重的工作变得井然有序、效率奇高。

夙夜为公 脚踏实地

王登红在湖南水口山康家湾铅锌矿12中段

王登红始终把“为国家多找矿”“为人民多奉献”放在首要的位置,以“找大矿,找好矿,好(hǎo)找矿(为找矿工作总结有利工作方法),好(hào)找矿(为地质行业培养喜爱地质,热爱找矿的人才)”为宗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尽心尽力,是将他“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工作中”。他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工作,最先提出了地幔柱分类方案、识别标志,并运用于我国两大金矿集中区,编写了国内第一部较全面系统介绍地幔柱的专著《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并撰写多篇论文;主持召开了国内第一届(也是迄今唯一的一届)“全国性地幔柱及其资源环境效应学术研讨会”,涂光炽、翟裕生、刘宝珺前辈专家们认为该会议“具有明显的实用价值”,对引导开展国内地幔柱及其成矿作用的研究具有积极和深远意义。

王登红在其承担的项目研究过程中,获得了大量创新性成果,例如,厘定了中国岩金矿的38 个成矿系列和9 个成矿系列类型,首次编制1 ∶ 500 万“中国岩金矿床成矿系列图”,研发了成矿规律研究技术要求,实现了成矿规律研究的标准化,提出了矿产预测类型、白钨矿趋势线、“南钨北扩、东钨西扩”、矿床成矿系列组、成矿谱系、“五层楼+地下室”找矿勘查模型、低温成矿域多期成矿、单矿种成矿带等新概念和新认识。首次构筑了全国性成岩成矿年代学谱系,显著提升了我国矿种和区域成矿规律的研究水平;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厘定出涵盖11 个地质时代的214 个矿床成矿系列、434 个亚系列、978 个矿床式、38 个成矿系列组;建立了太古宙陆核、元古宙陆缘、古生代板块、中新生代大陆成矿体系的四阶段演化模式,进一步发展完善了成矿系列理论,并使运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迈出坚实的一步;提出了矿床成矿环境的四分类法(内生内成、内生外成、外生外成和外生内成)及成矿预测“物质不灭、能量守恒、时空无限但有序”的三原则和“八步骤”;构建了中国大陆成矿体系的理论框架,推动了“位成矿+缺位找矿”的实践应用,被专家委员会认为“在成矿系列及建立大陆成矿体系理论方面有重大创新”“对我国成矿理论的发展、成矿规律的总结、指导矿产勘查工作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在四川杨柳坪铂族元素矿床中发现高含量热液型铂族元素矿石,引起了国内外同行尤其是勘查公司的高度重视,推动了西部大开发过程中招商引资,开发四川、云南等地的贵金属矿产资源。他本人也因此受到著名铂专家Viljoen M.J. 教授的邀请到南非考察铂矿。其深厚的铂矿研究积累为我国新一轮铂矿找矿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登红在承担“三稀”矿产调查研究过程中呕心沥血,历史性地重建了全国“三稀”调查研究的专业队伍,被原国土资源部领导称为“别动队”。他总结了我国“三稀”矿产“稀土不土,稀有常有,稀散不散”的特点,提出了“稀土管得住,稀有找得到,稀散用得好”的战略目标和“全球-全国-省/ 区-矿集区-矿床”部署一体化、“空中-地表-微观-非眼”系统观测一体化、“产学研管用”一体化、“国家目标-科技目标-人才目标-管理目标”一体化的工作思路和调查评价方法体系,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其中,为了“稀土管得住”,于2011 年组织团队对当时全国106 个采矿证的102 个矿区开展了野外调查取样、遥感成图取证、动态分析预警工作,为矿政管理部门高效执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在“三稀”矿产成矿规律和赋存状态研究,尤其是锂矿、离子吸附型稀土成矿规律和勘查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尤为可贵的是他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不移地推进研编承载历史使命的《中国矿产地质志》系列丛书,以全面总结百年勘查成果和成矿规律,树立发展21 世纪中国成矿体系研究的理论自信和方法自信。

踏实做事 谦逊做人

王登红为中青年地质科技人员中的翘楚。1995 年,他博士毕业即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1999 年,破格晋升为研究员;2000 年,获中国地质学会颁发的青年地质工作者“银锤奖”;2001 年,以研究员岗位进入中国地质科学院第一批创新人才基地;之后,他先后荣获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九届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青年科学家奖“侯德封奖”、国土资源部首批百名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首批杰出地质人才、国土资源科技领军人才以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等众多荣誉称号。2019 年,他获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 周年纪念章。

在王登红带领下,团队以国家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地质科学为己任,初步形成了系统的“三稀”资源理论和方法体系;对“能源金属”的定义进行了初步界定并开展相关科普工作;建立了甲基卡式稀有金属矿床新式“五层楼+地下室”勘查模型,使得经典理论型更具普适性。他带领团队根据环境保护和绿色矿山建设的新要求,和王裕先等专家一起创新提出了物理选矿(物)的新思路,并利用“高磁永磁强磁”技术,建立了“三磁一重”的选矿流程,不但可提高选矿回收率,还可有效避免化学药剂污染环境问题,将为我国矿业绿色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天道酬勤,不畏艰苦、攻坚克难的实践精神使得其诸多理论得到了良好应用转化,并有效服务于实际找矿工作。早在博士学习阶段,王登红就通过细致的野外调研,深入研究了新疆阿舍勒铜矿的成矿机制,根据13条依据,对当时被普遍采用的阿舍勒矿田Ⅰ号矿体受倒转向斜构造控制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阿舍勒铜矿床深部仍具找矿潜力,并在其博士论文中明确表达,现已得到矿山企业工程验证,新增块状硫化物型铜矿至少80 万吨(金属量)富铜矿。2008—2013 年期间,他作为勘查项目总工程师,直接参与西藏甲玛铜矿的勘查工作,为重大找矿突破作出了突出贡献;2014—2015 年,他作为项目参与者,为浙江丽水等地银多金属矿床的找矿突破起到了指导作用。近年来,他领导团队在四川甲基卡、广东大宝山、江西淘锡坑等多个地区取得了重要找矿突破。例如,通过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大型锂矿多旋回深循环内外生一体化、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八多三深”等成矿理论,研发了生物找矿、层脉组合找矿等一系列技术方法,勘查新增锂资源量百万余吨。在马尔康、甲基卡日西柯等地实施钻孔十多个,累计进尺超3 000 米,孔孔见矿,提交大型锂矿远景区1 处,为川西锂资源大型基地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南岭地区,通过深化南岭成矿规律研究,指出淘锡坑深部存在“第二个富集空间”,取得深部探测新进展,工程验证在淘锡坑矿区深部发现“西华山式”钨矿体,控制其走向长度达到3 000 米,相当于增加了一座大型钨矿,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批示为“科技创新指导找矿,助力脱贫的典型实例”。

成就不胜枚举,令王登红感到喜悦和自豪的并非是这些,而是能够为推动国家地质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名利是神马,不过化浮云”,在他的眼中,名利轻如草芥,他最珍重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无愧于心、无愧于国家。

新疆阿尔泰风光 沙俊生/摄

言传身教 诲人不倦

知识渊博、理性睿智、心地善良、温文尔雅、平易近人,这是初识王登红给人的第一感觉。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不吝赐教,心怀育人之念,即使工作再繁忙,他也时刻不忘对年轻人的培养,他常告诫年轻人要“勤于行而敏于思”,多做总结,多发成果,不断提升自我。每一份经过他修改的文章、项目报告、学位论文中都是满满的注释和建设性意见,凸显着他对学术的严谨,透露着他对后辈成长的关爱。

王登红坚持开展每周例会,最初的想法来源于他在给年轻人修改文章过程中的经验总结。他考虑到团队中成员普遍较年轻,参加工作时间较短,且每人遇到的问题不同,如果一一单独解答,费时费力且效率不高,建立一套长期高效的业务交流机制势在必行:在交流中发现问题,在交流中分享经验,实践出真知,坚持寻真理。

王登红广纳贤才,只要真心向学,他便倾囊相授,他的表率和引导作用使年轻人得到了充分锻炼和显著提升。他培养的学生中有多人获得程裕淇优秀研究生奖、优秀学位论文等奖励。经他指导的一线地质队员,不少已成为队里和项目组的领军人才,甚至还有人在找矿勘查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突破。如指导赵汀提出了稀土单元素圈矿的方法、建立了运用克里格法动态计算储量的新方法、构建了全球“三稀”矿产数据库,编制了图集,其集成创新成果为稀土矿产精细管理提供了服务支撑;指导赵芝在离子吸附型稀土系统矿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新成果,把我国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成矿理论提高到新的水平;指导于扬在赣南通过10 年坚持不懈分季度的采样监测,基本查明了离子吸附型稀土开采对于环境尤其是水环境影响的各种因素,建立了稀土矿山环境评价的理论模型与SMAIMA 工作方法体系,为矿山环境评价和治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坚定支持郭唯明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由8 项发明专利构建了地质样品自动化数字化加工处理新平台,不但恢复了资源所的磨片室,而且创建了“三稀找矿实验室”;指导代晶晶在运用遥感技术、开展稀土矿区水体中稀土含量定量评价和稀土非法开采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构建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获得多项发明专利,为稀土开发动态监管提供了新武器;培养多位年轻人走向基层,其中不少人已成为了基层单位的领军人才,如指导新疆有色701 队的进修生艾尔肯·吐尔逊在达坂城黑沟一带探明达到大型规模的特殊类型铜矿床。为了培养年轻人,自2005 年在赣南建立章源钨业研究基地以来,又先后在广东大宝山、内蒙古白云鄂博、四川攀西等研究基地,指导赵如意、李以科等取得找矿新突破。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王登红无私奉献着自己的毕生所学。他以全国矿产资源项目为依托,在8 年时间里建立了全国省、大区层面的矿产资源成矿规律研究团队;以我国“三稀”资源战略调查项目为依托,在6 年时间里培养了全国33 个单位220余人组成的“‘三稀’资源团队”。2016 年,他应国土资源部地勘司邀请,在兰州、伊春和赣州分别针对西部、北方和南方的实际情况,作了三场别开生面的学术报告,为服务于“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发挥了积极作用,也对全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矿产”的地质找矿工作部署起到了推动作用;他以矿产志项目为依托,在8 年时间里培养、指导了全国矿产地质志书研编团队近4 000 余人,为全国基层地质单位培养了一批典型矿床研究、成矿规律研究专业人才,特别是通过单矿种志书、区带志书的研编,悉心培养了一批年轻的矿种专家、区带专家。

时光荏苒,日月如梭,一位优秀的“青年学者”如今也已年过半百,“知天命”的他常常回顾与展望“白驹过隙”的30 年。30 年前,他从学生时代到投入工作岗位,逐渐成长为国家地质工作的先锋力量;他常玩笑着说自己转眼就要到退休的年纪,“敲碎地层太古无界,问鼎天籁新生有代!”这是他宽广的地质情怀,更是对年轻人的语重心长,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快速稳健地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擎起矿产资源研究所的大旗,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一年年春华秋实,一载载桃李芬芳,他所传播的正能量将继续影响更多后来者,也会让更多年轻人成长为国之栋梁,受益终生。

王登红带领团队在四川甲基卡锂矿新三号脉

布衣蔬食 沅芷澧兰

王登红工作上业绩突出,生活上朴实无华。十年如一日,他始终坚持每天早上五点准时起床,干净利索地洗漱后,骑着一辆满是岁月痕迹的自行车前往单位。经年累月下来,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他那标志性的“三件套”——一身早已洗得发白的西服、一双简朴的布鞋,一个装着如数家珍的书籍、材料的“神秘”书包。

除了坚韧的意志,王登红正直友善、细致入微的品质也深深感染着身边每一个人。在很多人眼中,他常常被认为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仿佛眼里只有工作。但真正了解他的人会知道他在生活方面心细如丝,平时听闻有谁遇到难关,他总是第一时间送去关切与帮助。他总会记得向恩师和前辈致以节日问候,而对待同事和学生也是,主动关心和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态。野外期间的点滴更是感人至深:“你们先原地休息,我再去那个脉体看看”,他这一去一回就是一个多小时;“这条路线太危险,一定要保证安全不要勉强”,听着声音便看见他已朝更高更险的地方坚定地继续前行;“这个留给你们慢慢吃,我已经吃饱了”,他起身又继续敲击着那一块典型但难啃的“硬骨头”标本;“我的书包是空的,把样品都放进来吧,背着方便些”,不经意间那个“空”书包如变戏法般,仿佛能把整个矿山“搬”进去;“身体不舒服就在驻地好好休息,今天的工作我们几个人也能完成”,人们看到的却是他那因为高原反应而发乌的嘴唇,听到的是他那强忍着却还是发出来的咳嗽声。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看似精力无限的人,依旧无法抵挡岁月的磨蚀,他的身体由于超负荷的运转提出了抗议,迄今为止,他一共动过两次颈椎大手术,躺在病床上他仍然抱着一台笔记本电脑为即将准备毕业答辩的学生把关论文,在还带着护颈装备的术后恢复期间赴野外现场指导工作。野外中他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在每一次化险为夷后依旧坚定前行冲在最前,从不要求特殊照顾。如此为师者,怎能不让人为之动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王登红在地质研究的道路上从未停歇过,他始终把攻坚克难、为国找矿作为自己的首要目标,时刻传承着共产党员的优良传统,工作自己在前,锱铢必较;生活上他人优先,关怀备至。他就是这样一位严格又慈爱的老师、体贴又热心的朋友;他就是这样一位新时代“责任、创新、合作、奉献、清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他就是这样一位在工作中快乐着,在辛苦中收获着的可敬、可爱的地质工作者。

四川甲基卡野外地质风光 郝雪峰/供

第一作者简介黄凡,研究员,主要从事区域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研究。

(自然资源科普与文化为非盈利性微信订阅号)

作者: 黄 凡 孙 艳 代鸿章 刘 佳

编辑: 陈 慧

排版: 陈 慧

审核: 刁淑娟

官网: http://kpwhbjb.cgl.org.cn/CN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交流网 » 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地址)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