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科目有哪些)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科目有哪些

近日来,OpenAI开发、由人工智能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程序ChatGPT凭借其卓越的学习与信息处理能力,在各个不同领域引起了全世界范围内的热烈关注与讨论,其所展示的数字化、信息化生产力也再次令人惊叹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挑战。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数字生产力势头强劲的当下,各行各业都要接受人工智能的冲击与检验。而在传统的科技与人文分野之中,科学技术的进展似乎与人文学科固有的逻辑范式及精神价值不相干涉。

在国际教育领域中,跨学科能力与素养历来受到重视,国际学校的课程体系也致力于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早在上个世纪,科学史家乔治·萨顿(George Sarton,1884—1956)就提出了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新人文主义科学史,认为科学与人文在根本上同属一体、可以相互促进,知识与文明只有综合才能推动创新。萨顿的这一理想化愿景在理论层面或许尚存探讨空间,但科技生产力与人文知识生产的融合,正悄然成为现实……

“计算社会科学”:科技工具拓展人文疆界

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无论其研究内容还是知识生产方式,都不可避免地要以社会的实际发展为变迁,才能保持其自身的先进性与知识的适用性。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不但知识的生产越来越依赖科技工具与数字技术,社会生活本身也在与科技的深度融合中不断改变着面貌。基于此,面向信息化社会与数字化时代的现代社会科学,也在自觉地寻求与科学前沿、科技工具的合作与交融。“计算社会科学”便是这一过程的典型产物。

2009年,大卫·拉泽(David Lazer)为首的15位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以“计算社会科学”为题,高度概括了大数据参与文科知识生产的可能路径。以此为出发点,并非以科技或人文某一领域为蓝本的知识更新、亦非二者简单的重复叠加,而是多学科协同合作、深度参与的文科知识生产新模式搭建起来。并且,这一模式并不止步于理论推演,随着全球各大高校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建立和投入使用,这种以科技工具为载体的文科知识正在为人类知识谱系拓展新的边疆。

图源:https://pixabay.com/

目前,设立有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并有成果产出的高校中,大多为国际名校。如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德国洪堡大学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等。其中一些高校更为不同的学科方向分设了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如美国斯坦福大学就有“社会科学中心”和“计算政策实验室”两个相互独立的实验室。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更有“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沃顿商学院分析中心”和“沃伦中心”三个实验室。计算社会科学的文科知识生产方式得到了国际一流名校和学术前沿重镇的青睐。

在研究领域方面,计算社会科学在“新闻传播”“社会发展”“人类行为”“政治法律”“教育心理”“人文历史”“经济管理”等学科方向都有所涉猎。无论是学科自身对计算与数字依赖性较强的经济与心理学类,还是受社会生活数字化影响而不得不迎头赶上的新闻与社会学类,抑或人文属性更加浓厚的人类学与历史学类,计算社会科学的方法与工具都能在其中发挥作用,大大推进了文科知识生产方式的数字化。一方面,使得其能够处理并运用大规模的结构性数据与信息,作为解释人类社会及其内部结构的依据和支撑,建构起清晰、立体、真实的社会系统网络。另一方面,依托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建立起更加灵活的数字空间与知识生产体系,联合提供工具的互联网平台与应用成果的政府数据部门,形成“企业—高校—政府”互动的知识创新网络,实现“数据—知识—决策”之间的高效转化。

总之,以数字化、信息化分析工具为载体以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为场域,科技前沿技术跨越了传统的学科分野,为文科知识生产注入新动力、拓展新疆界。这不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内部形成发展新动能,也在更广阔的社会生活领域创造更深刻的知识应用与创新。科技与人文于此互联共通,在知识创新的同时也为社会发展做出切实贡献。

数字人文:跨学科与知识融合的创新

计算社会科学的方法,正是数字人文的一种实现方式。“数字人文”,顾名思义,既是以数字方法生产的人文知识,也是科技工具所能承载的人文精神。科技手段引入文科知识生产,不应带来对数字算法的效率崇拜,或倒置问题与技术的主客关系,认为是技术手段主导了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这是因为,无论知识的成果以何种方式产生,是传统的学院范式抑或前沿的科技工具,人文社会科学都有其自身独特而不容混淆的立场与价值:以人为本、与人类命运的公共利益相联系,直面复杂纷乱的社会问题,并投身于其中加以解决。

数字人文是跨学科的产物,是知识的融合与相互促进带来的进步。跨学科学习同时也就是知识融合的过程,是人才素质全面培养的要求和体现,是创新发展的根基和底色。与文理分科和各科单独授课考核的传统模式不同,国际教育与国际学校中更重视对学生跨学科、知识融合能力的培养。如发源于美国的STEAM教育,即以科学(Science), 技术(Technology), 工程(Engineering), 人文(Art),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门类为核心的学科融合教育,强调将各个学科的实践和理论精神加以融合,以促进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就采用了这种教育体系。

在京领国际学校百校调研对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运营校长Billie LEONG的专访中,Billie LEONG女士提到,对于学校来说,艺术是全面的学科整合必须包括的选项。STEAM不仅是学校探索与采用的一种课程产品,更是培养学生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一个极具创新性的平台”。跨学科的课程项目允许多学科结合,例如音乐、科学和数学的结合,得以帮助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沟通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综合运用多方面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源: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官网

在成体系的跨学科与知识融合之外,国际学校还将这种思路广泛而深入地应用于学生学习生活的细节之中,使综合素质培养成为学校的氛围与基底,使跨学科思维与知识融合能力成为学生的底层素养与发展潜力

上海诺科学校,课程设计在考虑学科均衡的同时侧重本土学生优势,将理工科基础在八、九、十年级完成,升入高年级后,则可以进修难度较高的AP课程,并为文科课程留下更广泛的选择空间。这使得学生能够同时得到文理兼备的素质培养,并在两方面都体现出较高水平、在更高层次上均衡发展。同时,诺科学校还会支持学生自主设计交叉学科的创新项目,在知识融合的前提下,为知识创新提供实现的平台与机会。这一项目不但面向高年级开放,也将逐步推进到低年级中间,在较早阶段将知识融合能力作为一种启蒙注入到学生的成长历程之中。

诺科学校行走课堂

图源:上海诺科国际高中官网

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则不止在单独科目之间进行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还在国际课程与国内课程之间加以衔接、在AP、A-Level等国际课程体系之间实现有效转轨。在新英才学校“多元立交教育架构”下,为学生提供灵活而高效的跨学科、多学科和知识融合的培养与引导,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知识应用能力是极大的充实与提高。在京领国际学校百校调研的采访中,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张万琼提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是更好、更强的创新力的基本前提。

没有融合就没有创新,新英才学校强调帮助学生破除对知识的神秘感,将行业大咖讲座引入校园、提升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能力,设置“i创空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工具与平台,并与前沿实验室建立联系、让专家与学生面对面,从多方面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新英才学校还自主提炼出“HISTREAM课程”,采取“半日分科半日融合”的实施策略,将学科逻辑系统化与知识融合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创造力。

北京新英才学校AI+绘画爱创嘉年华

图源:北京市新英才学校官网

上海美高学校将人工智能和机械人课程列为必修课,但校长方正同时向京领提到,人所以区别于其他生物,正在于人鉴赏美的能力。因此,音乐与艺术同样是上海美高学校的必修学分,小提琴与钢琴更是美高学生的必修课。美高学校更将美术课程与计算机课程相结合,衍生为动漫甚至电影制作,使学生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欣赏美,学习用技术表达美用美的感知为技术工具赋予人文精神。可以说,这正是跨学科与知识融合的最终目的,是人才培养的一种境界。

图源:上海美高学校官网

结 语

人的全面发展,是幸福的一种表达。“人是目的”是一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者的最高追求。人的生命与智识能力的有限,使得我们不得不在浩如烟海的知识门类中选择专业。而人对至高至美的追求却不会为任何障碍所阻隔。教育就是授人以渔,并非将知识的成果交付到孩子手中,而是通过引导和帮助使得他们懂得追求知识的路径与方法。跨学科的培养与知识融合教育,不只是对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承诺,更是打开创新之门的一个抓手。既要专而精、也要广而博,国际学校与国际教育正以实践加以探索。

参考资料

[1]蒋贵友.数字时代文科知识生产的运行机制—— 基于全球26个高校计算社会科学实验室的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23(1):44-53

[2]俞立平,冉嘉睿,罗宇舟,买买提依明·祖农.计算社会科学发展演变及学科框架与学科结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

[3]《上海新加坡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校长Billie LEONG专访:塑造孩子的人格比追求学术成功更难》

[4]《北京市新英才学校执行校长张万琼:以确定的实力迎接不确定的未来》

[5]《上海美高学校校长方正专访:培养未来全球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

https://mp.weixin.qq.com/s/XBD569XGcCoNYWeUyVVa-g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电话:010-82362348

微信:Kinglead-edu

京领家长圈

京领 KingLead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科目有哪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考研交流网 » 汉语国际教育考研(汉语国际教育考研科目有哪些)



赞 (0) 打赏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